摘要:挺膺担当砺青春,乡村振兴逐梦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投身新时代文化实践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药学院以暑期“三下乡”为重要契机,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丰富实践内容,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组建“椒柿乡行 医路同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崔楠、袁欣老师带领下,在赵惠茹、李乔珊老师指导下,前往渭南市富平县开展为期七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围绕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观革命旧址、调研基层产业、走访劳动模范、探索药食同源植物价值、组织义诊活动、调研乡镇安全用药情况等主题,谱写出一首又一首新时代医药学子担当之曲。
第一曲:奏响赓续红色血脉之曲

实践队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薪火
追寻足迹悟思想,挺膺担当建新功。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仲勋纪念馆和习仲勋陵园,追寻先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习仲勋同志的生平和革命事迹。一张张感人的照片记录着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呕心沥血的卓越功勋,一幕幕历史重现眼前,大家追寻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光辉历程,被习仲勋同志“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的精神所振奋和鼓舞。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更应牢记历史使命,发扬革命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锤炼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青年品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挺膺担当。
第二曲:谱写传承非遗文化之曲

实践队深入挖掘尖柿产业,传承非遗文化
探究自然与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引导大学生认识本土药食同源植物的多重价值,探索自然与健康的关系,增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实践队前往陕西富平县特色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实践队深度聚焦柿子产业,一方面认识到本土药食同源植物的多重价值,另一方面了解到大方天玺企业以“一心、两翼、三品四化、三产融合”为发展格局,以科技农业为核心,实现“绿色农业”与“乡村振兴”两翼并展,全力发展富平尖柿特色柿子产业,传承非遗文化,带动农民共同创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中国乡村近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深刻体验到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和价值的传承;更加坚定发挥专业特长,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传承非遗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深入挖掘本土药食同源植物的多重价值,为医药科研领域贡献新的生机活力。
第三曲:接力传唱劳模精神之曲

实践队走入劳模之家,弘扬劳模精神
艰辛奋斗写传奇,劳模精神永传唱。实践队前往陕西富平县曹村镇的“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走进劳动模范。她生在曹村,长在曹村,干在曹村,20多年来一直干着一件“柿”,传承传统技艺,创新销售模式,带领周边群众将富平柿饼推向全国,出口海外,实现增收致富。她就是2021年富平县第五届劳动模范、县人大代表、富平县柿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
这次体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石华丽的了解,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家乡的情怀、柿子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石华丽的创新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品格,激励着每一位实践队员。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深刻领悟石华丽身上的实干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开拓创新,传承中医药文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四曲:续写赋能花椒产业之曲

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调研花椒产业
深入基层调研,赋能花椒产业。为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寄语精神,提高青年学生调查研究能力,药学院“椒柿乡行,医路同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陕西富平崇果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考察,进一步探寻富平花椒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实践队员走进花椒种植地,深入花椒加工企业,对花椒的培育、发展、种植、加工、配套设施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花椒的培育过程中,花椒树要修剪多次枝干,但这些枝干大多被当作废柴烧掉;并且富平花椒的销售模式比较单一,花椒配套设施比较少,对花椒的加工形式不多,所以造成市场较小的问题。
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不但了解了富平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切实体会花椒的种植的艰辛,同时深刻的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企业、企业对村民的帮助与扶持。只有通过多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的将乡村振兴融入到地方发展计划,帮助村民们寻找到一条更加稳固和明确的发家致富道路。
第五曲:推广发展农村电商之曲

实践队赋能农村电商,助力产业升级
乡村全面振兴,电商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模板,实践队来到陕西富平庄里镇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公司,探寻电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通过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公司通过创新托管经营、订单代加工、青年合伙人、产业分红等多种模式,与村集体经济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县1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收超过2400万元,实现在家乡就能创“柿”业。足可见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实践队员坚信把农村电商作为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助力乡村电商和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必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第六曲:演绎深耕调查研究之曲

实践队走进富平居民,积极调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意义重大。实践队对当地居民安全用药情况与需求、关于药食同源植物柿子、花椒的多重价值与市场经营情况开展了调研。实践队分为三组,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分别进行实地调研。期间,由于有些居民乡音比较浓厚,同学们不懂地方方言,沟通起来有些困难,经过耐心解读,用心沟通之后,打破了沟通障碍。最后,队员们通过整理问卷数据,对实际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专业研究和助力乡镇发展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大家对当地居民的科学用药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乡村健康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第七曲:谱写共绘健康乡村之曲

实践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开展义诊活动
健康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助力健康乡村振兴事业,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外化专业知识传递健康,给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便利,实践队在富平昌平公园与陕西中医学院88级退休老中医王大夫一同开展义诊实践活动。过程中为居民们免费把脉量血压开药单,同时实践队也向群众普及了用药知识,积极为群众讲解常见的疾病如何预防,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身体是革命本钱”的健康意识,将健康送到百姓手里,将安全传播到千家万户。本次义诊活动有助于强化群众的健康意识,同时推动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药学子,任重而道远,将医道传承,让爱心延续,为健康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为期七天充实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之路刚刚才开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刻理解和掌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认真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真正把“三下乡”活动作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一个重要平台,真正把“三下乡”活动作为服务农民、服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们让我们携手前进,共同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