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要务,深化我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成效,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榆你医路同行,筑梦健康中国” 暑期社会实践队和“青春红医拾遗行,依木生花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分别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商洛市柞水县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之一
感应时代脉搏 用脚步丈量大地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7月8日到7月13日,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榆你医路同行,筑梦健康中国”社会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队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将思与行结合起来,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活力开展诸多活动,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受了教育,长了才干,将自身所学投身乡村振兴,以实干赴青春,用奋斗启征程。
健康入乡村,义诊暖人心
实践队来到了寇家塬镇慕家塬村、岔上镇等地为村民开展心血管知识科普、急救知识宣讲、公益义诊等活动。实践队成员向村民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讲,从发病原因、发病前兆、预防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此外,实践队成员从急救技能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出发,为村民开展了心肺复苏(CPR)与海姆立克急救技能的宣讲与培训。最后实践队员们为村民开展义诊,为村民测量血压,亲切询问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认真倾听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实地访基层,调研知乡情
实践队来到寇家塬镇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镇卫生院、吴堡县医院对当地医疗卫生状况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情况。实践队员走访当地村民,开展问卷调研,了解其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村民对心脑血管疾病了解程度,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在寇家塬镇卫生院,王耀峰院长为队员详细介绍了寇家塬镇卫生院相关情况。随后,实践队前往吴堡县医院,进行专业交流学习。医务科科长宋江平详细地为队员讲解了吴堡县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的相关情况并与实践队成员进行座谈。


东渡黄河行,追忆英烈魂
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精神,实践队来到毛主席东渡黄河旧址进行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闫英丽老师在此地为实践队开展了主题微党课。闫英丽老师讲解了毛主席东渡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此次微党课让实践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奉献和牺牲精神,激励着队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接着实践队来到黄河二碛,在黄河旁高唱歌曲《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激昂的歌声中,仿佛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勇拼搏的壮烈场景,激励了实践队自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问卷访石城,非遗促振兴
为探索吴堡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队员们对石城的古建筑、文物遗址、传统民俗文化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其对吴堡县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实践队来到吴堡县赶牲灵手工空心挂面集团,从和面、醒面、切条、拉伸到晾晒等环节进行参观学习。实践队还了解了当前空心挂面的市场销售情况,包括销售渠道、客户群体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食品制造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发展动力
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实践队不忘思想建设,成立临时团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并积极开展以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空心挂面”走上“实心产业”路为主题的微党课,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奉献和牺牲精神。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之二
胸怀大局,脚沾泥土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青春红医拾遗行,依木生花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领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实践队抵达柞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环保协同发展
7月11日,实践队前往金米村参观木耳产业展馆和木耳智能大棚,了解到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除工矿企业、旅游业、制药业之外的第四大产业支柱。近年来,金米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小木耳、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将木耳产业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并建立自己的加工厂,实现产业链条的完善延伸。

参观木耳智能大棚
7月12日,实践队前往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环保的协同发展之路。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开牛背梁环境保护活动。大家拿上扫把和垃圾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实践队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学习传承中医药文化
探寻中西医结合发展
7月8日,实践队前往柞水县中医医院,与张绍俭主任、刘鹏主任和黄凌云主任开展有关木耳药用价值探讨及医学生基层工作情况的座谈会。并深入临床一线,亲身体验、学习医疗器械的使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实践队员们表示,要积累临床经验,传承中医药文化,将中西医知识有机结合,充分践行医学生的初心使命。

了解木耳的药用价值与作用
7月10日,实践队前往盘龙生态产业园陕西道地药材标本馆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不仅增进了对中药材的认识,更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和秦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王家成展区,队员们了解到民间草医王家成的感人故事。他无偿将自己研制的骨病良方交给国家,用实际行动造福人民,以其医心赤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广受赞誉。

参观中药标本墙
发扬“自讨苦吃”精气神
开展党课教育 筑牢思想阵地
7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姗姗以《发扬斗争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为实践队讲授微党课。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强调要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乡村基层一线是广大青年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要想健康稳步成长成才,必须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吃劲岗位、关键岗位进行历练。作为临床医学生,要胸怀大局,手有功力,脚沾泥土,发扬“自讨苦吃”精气神,坚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建功立业。

李姗姗老师为实践队讲授微党课
体验“手工皮纸”制作工序
多方式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
7月9日,实践队来到柞水县杏坪镇金口村,学习体验手工皮纸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先后拜访多位杏坪皮纸制作师傅,并体验荡帘捞纸、上墙风干等工序,深刻领会到皮纸制作工艺的魅力。实践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充分认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实践、创新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与杏坪皮纸制作师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