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志愿与实践 >> 正文

西安医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发布者:王心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2日 12:46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家乡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厚植家国情怀。今年寒假,校团委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导向,通过开展前期广泛宣传动员、中期指导返乡实践、后期总结交流经验等“三大行动”,号召我校6000余名青年学子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深入全国130余个县(区),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发展、淬炼青春担当。

一、执“启航行动”之笔,谱好宣传动员前奏曲

校团委为充分激发学生实践动能,发挥校院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注重强化顶层设计,严格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相关工作要求,先后组织各二级学院团总支线下召开社会实践工作部署会,线上推送宣传相关文件要求,提前预热营造实践氛围。在实践内容上,除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等类型,增加领悟红色精神、建设健康中国、寻访优秀校友等特色专项实践活动,切实引导西医青年在实践中挺膺担当,上好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统筹做好实践前期动员准备工作


二、“护航行动”蓝图,助力返乡实践进行时

聚焦医疗实践 强化临床技能

寒假期间,西医学子积极践行“早临床、多临床”的学习要求,扎根家乡基层医疗机构,走进医院、诊所、卫生室,承担导医、志愿帮扶、健康宣教等工作,亲身体验医疗环境,学习基础医疗技能,与患者沟通交流。如临本2406班赵艳丽在洛南县童康儿童医院开展导医工作,张兴龙在安康市中医医院参与临床学习实践。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聚焦招生宣传 提升招生实效

部分同学利用寒假假期回到高中母校,开展学校招生宣传与学习经验分享活动。他们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专业特色、未来规划等,传递正能量和学习经验。如护本2322班韩林玥回访西安市田家炳中学,药学2425班米柯瑶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母校的感情,也为高中学子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聚焦社区服务 助力民生服务

西医学子在寒假期间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开展关爱老人、儿童、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他们陪伴孤独老人、为社区儿童组织活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如护本2434班高瑞琪在西安慈善志愿服务总队进行志愿服务,公管2319班祁新馨参与西安市沣惠北路社区基层治理与环境整治工作。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感动。



聚焦文化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

西医学子在实践中,还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以多元形式赋能家乡传统文化转型提升。他们通过参与民俗文化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景点志愿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如眼视光2415班林小玉赴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公管2320班徐曼珍协助举办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点“薪火行动”之睛,续写经验转化新篇章

为做好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后半篇文章”,校团委充分依托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优秀实践学生分享会等形式开展类型多样的线上线下总结交流活动。各学院青年学子立足专业所学,围绕寒假期间的实践见闻,分享交流在基层实践服务中的成长与收获,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斗誓言。同时引导学生将实践成果与“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进行结合,实现短期实践成果到长期实践机制的有机转化。


各学院线上线下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交流分享会


青衿反哺桑梓地,赤子深耕阡陌间。西安医学院团委将以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深挖基层需求、提升青年动能、推动成果转化,持续健全实践育人体系,引导广大西医青年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建设,在基层沃土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