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开展红衣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21支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计400余名师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山西4个省的30个区县,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厂矿车间、部队营区,围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环保、农村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社区实践、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展专项实践。各实践项目在依托历年资源积累的基础上,注重项目联动、品牌互动,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项目化组织管理实践,今年我校获批全国社会实践立项项目6个。获各类校外媒体报道43次,其中获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等国家级网站报道5次。新建社会实践基地1个。
健康义诊送关爱 科普宣教护民生
为落实弘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我校医疗健康类实践队聘请附属医院周美宁、郑希院主任等担任专业指导教师,面向洽川镇、勉县、吴堡县、甘泉县、丹凤县、眉县、黄龙县、柞水县、镇巴县等地开展了义诊及科普宣教育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2000余人次。广大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优势,结合村民既往检查报告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并提出合理的用药和治疗方案。同时,实践队积极开展心肺复苏现场教学,利用制作的科普物料讲解了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通过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形式,向村民们普及急救知识,解答健康疑问,有效增强了村民们的健康意识和日常急救技能。实践队员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公共卫生工作,协助政府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



大国边疆医路行 青春聚力勇担当
由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民族情·天山行”社会实践团来到霍城县边防哨所,开展“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专项实践活动。面对着乔老克哨所旁那座巍然挺立的乔老克炮台,历史赫然在目,乔老克哨所经历的风雨历程,是我国万里边防历经沧桑发展的一段缩影。朱国利夫妻两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守边故事,是对我们深入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走一次巡边路”,顶着骄阳烈日,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边防巡逻线,每走出一步,都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对边防战士们崇高的敬意。感受着他们坚守初心使命,与风沙较量,以哨所为家、与界河为伴、巡边守边、风雪无阻的坚持。


深入基层诊病源 智慧服务筑健康
实践团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广泛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医疗需求,以及当地医疗卫生现状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检查、氟骨病入户访谈、慢性病问卷调研、家庭医生政策随访、健康知识科普宣讲、义务诊疗进村户等活动,鼓励同学们充分运用在校所学的医疗知识、日常积累的健康理念以及实用的医疗技能,切实服务基层实际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与创新能力,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建立紧密的联系与深厚的情感纽带,暑期调研累计实地走访1100余户,建立纸质健康档案600余份,电子问卷完成6312份,队员们将继续针对慢性病、地方性氟骨病、氟斑牙、老年人心理问题等疾病的影响因素、诱因及病程管理现状等问题,在调研数据基础上,科学分析总结,请教专家教授,撰写样本丰富、分析合理的调研报告,并依托智能数据库,建立健康档案系统,为基层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挖掘文化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实践团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医药文化等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当地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不断激活文化遗产蕴含的潜能。
同学们走进眉县张载祠和横渠书院,了解宋士贤的仁爱慈善、吴菊梅的尊老向善、周爱民的自强自立、严平安的诚实守信、严秋锁的行善尚教等优良家风。在眉县博物馆深入学习西周青铜的历史,感受秦汉建筑的宏伟壮丽,体会中国的传统酒文化。随后,实践团开展文化公益践行展演,在眉县新庄老年公寓为群众表演太极拳、擒拿术、民风民俗宣讲等。


在工厂车间 做好调查研究
目前,当地的营商环境如何?”
“中国式现代化下新兴产业动能的引领状况以及新旧动能的转换情况是怎样的?”
“新质生产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痛点、难点需要突破?”
带着这些问题,实践队先后调研了农夫山泉陕西太白山饮料有限公司红河谷工厂、齐峰果业有限公司和陕西千裕酒业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的产业模式和品牌文化。参与“民企调查”的调研队伍主要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实践队同学说到:“实践与专业学科交叉,让我看到不同专业视角,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农夫山泉工厂依托“科学技术+原材料把控”与水果产业深入合作,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齐峰果业着眼于品牌营销和顾客需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效带动当地经济飞速发展,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千裕酒业在对猕猴桃的深加工,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接了眉县悠久的酒文化,同时又与当代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它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将眉县独特的养生果酒文化发扬光大。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中国
持续在祖国环境保护的基层一线争先作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踏石留印,这是西医学子最嘹亮的口号。“美丽黄河青春行”生态环保实践团以洽川镇黄河流域为主线路,开展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务实有效的科考实践活动。围绕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开展自然生态状况系统调研,探索寻求解决方案。在洽川镇黄河文化广场,同学们围坐一圈,专注聆听有关黄河治理的故事,从老一辈人与黄河灾害顽强抗争,到新时代政府对黄河的科学治理,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感动与力量。实践团队通过线上形式在学校内广泛开展了“传承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宣讲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号召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