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一场雨褪去了古城西安夏日的燥热,烟雨朦胧的西安别有一番滋味。在这一天,全科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团总支书记李嵘老师和一附院蔡老师的带领下,按计划准时安全到达我们社会实践目的地――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并开始了第一天的实践活动。
7月6日早上,全科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于7:30准时在教学区致远广场集合,并于8:00在老师和组长的带领下有次序地上了校车,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旅程。
到达尧生镇后,当地人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在短暂的休整后,老师和同学们满怀热情,整装出发。
当天下午,在各位老师和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分成了两小组:影像观察组和义诊组,大家各司其职。影像观察组跟随影像专家王老师学习了X射线成像探测器的相关操作和注意事项。
义诊组则跟随专家刘老师来到了问诊室,在学习并掌握了水银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后,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们进行了血压测量,并简单询问了病人的病史,协助刘老师进行义诊,在老师讲析时大家都认真地听讲,学习。
一天的忙碌下来,同学们借当地镇上的车辆来到了居住地,为这充实的一天划下了句号。
下乡义诊让我们学会很多东西,同时也体会到大山深处村民看病难,交通不便的不易。身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7月7日的尧生,草繁花盛春光好,鸟衔清风艳阳天。伴着阵阵清风,第二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了,全科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小伙伴们也在李嵘和蔡瑜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下乡义诊的环节。
早饭过后,在当地政府的热情帮助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站——王尧科村。在大家简单准备后,我们的义诊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团队分为了两组: 一组由一附院蔡老师带队在村委会进行义诊。另一组则由学生组织给乡亲们进行血压测量和简单急救知识的宣讲等。
陆续前来的村民们向蔡老师阐述着自己的病情和疑问,面对大家七嘴八舌提出的问题,蔡老师认真的聆听、亲切的问诊,用恰当的比喻,通俗易懂的话语给予准确的诊断,为村民们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村民们的赞誉。实践队又前往了下一个目的地——尧生镇孟皇村。一切按照计划安排,老师和同学们分组展开活动。经过一上午的实践,同学们娴熟的开展自己的工作。虽然天气比较炎热,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为村民宣讲简单的急救知识,并且认真的为村里的老人测量血压。
今天的最后一站——北寨村。一切照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看着大家脸上露出的开心笑容,以及村民们对医生深深信任,让我们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医生应具有的强烈的使命感。
今天的义诊活动过后,同学们都筋疲力尽,虽然每个人都很累,但大家都很开心。我们在做我们想做的事,明天继续,为这可爱的地方,为这可爱的人们。
7月8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向福地湖面,简单准备后,大家在这波光粼粼的福地湖畔集结。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与老师一同前往尧生镇的三个贫困村:东舍村、桃村和走马梁村。
上午九点,老师和同学们到达东舍村村委会,各组成员按照计划有序地辅助老师进行着义诊工作。老乡们都赶来村委会检查各自的身体情况,很快就坐满了大厅的座位。同学们先给这些老乡测量了血压,之后老师又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常见病及其解决办法。
吃过午饭后,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桃村。大家按照分工紧张地进行着义诊工作,大家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接下来还需要去另一个村子——走马梁村。在桃村,老师带着部分同学进行了走访义诊。顶着炎炎的烈日,老师和同学们不辞劳苦,尽管在高温下挥汗如雨,还是坚持着走访了许多贫困家庭。
当老师在这些老乡的家中给他们检查身体的时候,遇见一位截过肢的病人,由于他的伤口之前未处理妥当,老师重新为他处理。
走马梁村是今天的最后一站,虽然我们到达的时间已经在午后四点,但村民们仍很配合我们的义诊活动,天气虽炎热,前来的患者却很多,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很疲惫,但仍然坚守岗位,一一为这些老乡进行诊断、解答问题。
晚上八点半,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计划,伴着天边的夕阳,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驻地,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到今天,计划中的义诊部分已然结束,期间老师们精湛的技术和渊博的知识深深影响着同学们,鼓舞着大家扎实地学好、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老师们对待患者的那一种亲切感,又让大家体会到了医者仁心,作为未来的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生的我们则更需要具备这种高尚的医德,来更好的服务基层。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已经7月9日了。我们的实践活动已是第四天了,我们此次尧生行调查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开展,旨在调查了解当地人的对分级诊疗的认识情况并拟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尽力让他们摆脱看病难、就医难的困境。
既然要调查,又怎能脱离群众呢?
早饭过后,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走村串户"地指导当地群众填写调查表并给他们普及健康小知识。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当地的交通,信息沟通和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我们志愿者依旧很耐心地指导大家如何填写问卷,帮他们解答疑惑。
走访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水质、经济可能也是造成当地常见疾病的原因。
曲折的山路让人感到一丝疲倦,但村民意想不到的积极配合让我们很是欣慰,为我们的行程大大节省了时间。
都说忙碌起来的人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夕阳的余晖散去,才意识到已经是下午8点多。整理好调查问卷,我们一行人又匆匆赶回临时住的地方,准备着晚上加班统计数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帮助到当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义诊工作剪影
7月10日,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同学们满载收获踏上了归途。伴随着四天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同学们也渐渐对这个民风淳朴、山明水秀的小镇产生了情感共鸣。虽然此次实践时间不算太长,但同学们收获的东西却很多。
尧生镇是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植被锦绣的避暑胜地,它没有古城西安的燥热和大城市的喧嚣,它是那么宁静且优雅。当我们团队来到尧生的怀抱中时,就已经割舍不下这一抹天空蓝、云朵白和这种淳朴的民风。
经过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也学会了很多。学会了测量血压的专业技能、学会了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学会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学会了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学会了爱、学会了奉献、更学会了感激。
我们了解学习到了很多医学知识,老师教我们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样就能找出病因,分析病情,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村子大多是老年人,我们努力去理解村民们的方言,然后再组织通俗易懂的话语跟老人讲清楚,一方面锻炼了我们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次活动能够预期完成离不开团队协作,在各个小组里面,组员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统一听从安排,在完成好自己分配工作同时,也能帮助他人更好的工作。就如在问卷调查的时候,同学在完成自己分配的问卷后,又主动去帮助其他人分担一些问卷。经过这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也让我们大家都意识到——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同时本次活动得到尧生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活动得以更顺利完成。
(二)
“鼓舞青春,医路有你”
“鼓舞青春,医路有你”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出发了!
7月6日早晨8点,全科暑期社会实践的两支小分队在图书馆门前集合,合影留念。
经过几个小时车程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安塞。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格外地蓝。经过大半天的舟车劳顿,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品尝了美味的香菇面。
晚上,张水娟老师和安稳老师对今天的行程作以总结,并安排部署了明天的实践内容。
7月7日,为了更好的感受安塞的本土风情和腰鼓文化,了解腰鼓的历史并传承,也为了更好的学习腰鼓动作的精髓,全科医学院暑社小分队“鼓舞青春,医路有你”来到了腰鼓山进行参观和学习。
早上7:00队员们集合,前往腰鼓山。满怀憧憬的腰鼓队员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简单的早餐时光过后,一起踏上了去往鼓山的征程。
走过盖河广场,穿过安塞清晨熙攘的街道,一路欢声笑语。终于,来到了腰鼓山的脚下,简单的留影之后,大家一起朝着山顶迈进,一路的山脉秀景,一路的腰鼓风情,更加让我们充满动力登上山顶。
非常幸运的是,登山途中我们偶遇了腰鼓的老艺术家,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与腰鼓的故事,从自己到妹妹、儿子都与腰鼓结下了不解之缘。妹妹带着她的小小腰鼓手们走进了北京“两会”,越洋前往了美国,儿子更是带着腰鼓走进了纽约、旧金山,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腰鼓的飒爽英姿。他的故事更让我们有信心在全科医学院把腰鼓文化传承下去。
一路的长途跋涉,终于看见了腰鼓山山顶的初阳,一睹天下第一鼓的风采。经过一天的劳累与奔波,同学们与老师们开会,总结了一天工作,并安排明天的实践活动。
7月8日,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来一场美丽的文化之旅。
刚入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展现陕北风情的腰鼓秧歌图,让我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豪放。
场馆内分区展示着腰鼓、泥塑、剪纸、书法等民间艺术。
这幅气壮山河的腰鼓表演一下子吸引了我们咸阳的小伙伴——哇塞,这太棒了!安塞后生告诉我们,这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也曾深深吸引着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
在这里,我们更是领略了一代鼓王的风采。他是那样的久经沧桑,笑容中又透露着许多幸福与欢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安塞腰鼓表演走出国门的消息,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7月9日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安塞盖河广场作调查问卷。我们遇到了两位老奶奶,他们对安塞腰鼓文化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之感,虽然他们不识字,但是很乐意配合我们做问卷调查。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偶遇了正在打腰鼓的安塞人,一位有经验的安塞人指导了我们腰鼓队队员的动作,并告诉我们,打腰鼓最重要的是到位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
腰鼓队队员经过这位大叔的指导,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去改正它。相信我们全科医学院的腰鼓队将会永久的传承下去,腰鼓精神也会激励一代又一代全科医学院的莘莘学子。
晚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问卷进行整理。尽管这一天很忙碌,但是大家都很充实和开心。

调查问卷剪影
7月10日,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脚踏着结实的黄土地,西安医学院全科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鼓”舞青春|医路有你暑社小分队来到了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枣园。
脚踏着结实的黄土地,行走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的窑洞前,闻着高原泥土的气息,听着讲解员身临其境的讲述,我们对“延安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与向往,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激励着我们全科医学院的莘莘学子。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不也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吗?特别是作为全科医生的我们不仅要有对患者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还要在工作上有出色的管理能力、科学的态度、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应该能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心怀民众。这也不正是延安精神的体现吗?
枣园之行使我们感触颇多,我相信经过此次的枣园之行,同学们定会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让自己更好的造福于人民。
对于我们来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医学生心灵成长的阳光之旅。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们而言,对于祖国的乡村城镇基本医疗情况总是知之甚少。通过这一次的“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我们真正体会到我国乡村医疗基础设施条件的简陋,这也更加激励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认真学习医学知识,为我国的基础医疗建设出一份力。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全科医生在基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这次活动不仅实现了预期目标,还让我们学到了太多课本难以学到的知识。面对村民们憨厚的笑容,同学们都暗自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能力水平,希望早日能够独当一面,亲身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