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闻快讯 >> 正文

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2

发布者:团委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9日 12:57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群团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总体要求,落实团十八届二中全会工作部署,持续推动学校共青团加强建设、深化改革,现将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公开如下:

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普通高等学校


重点内容

关键指标

考察要点

状态

(程度)

重点改革指标

备注

(主要监测点)





A1.

政治教育机制


B1.政治教育

(10 分)

C1.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青年头脑,强化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每年开展团员理论学

习不少于 4 次(8 学时)。


A



团支部参与率


C2.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团支部组织化学习参与率不低于 80%。


A



团支部参与率


B2.政治举荐

(10 分)

C3.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规定,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比例达到 60%以上。

A

推优入党率

C4.深化“青马工程”,引导青年政治骨干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基层学习锻炼,学员中学生团干部占比 60%以上。



课程设置清单、学员结构比例

B3.意识形态

(6 分)


C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常态化监测,强化各类团属阵地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做好舆情处置。


A



舆情监测


重点内容

关键指标

考察要点

状态

(程度)

重点改革指标

备注

(主要监测点)










A2.

实践教育机制



B4.育人载体

(8 分)

C6.引导团员在社会中彰显先进性,本专科阶段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 1 次“三下乡”或“返家乡”等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结合

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


A


社会实践参与率

C7.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学生团员向社区(村)和“青年之家”报到工作机制,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 小时。


A


项目清单、服务记录



B5.第二课堂成绩单

(8 分)

C8.制定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方案,建立课程项目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提高课程质量。



工作方案、课程项目清单

C9.实施学分制(积分制、学时制),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度和素质能力证明功能的“第二课堂成绩单”。



配套制度、成绩单

C10.强化价值应用,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团员评议、升本推研、推优入党、求职就业等基本资格或重要参考。


B


配套制度和落实情况


B6.就业创业

(8 分)

C11.落实青年就业促进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通过开展“扬帆计划”等实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精准帮助

困难学生,扎实开展“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


B



校级项目清单

C12.广泛开展“挑战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业意识。


B



校级项目清单


B7.共青团

C13.构建党委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格局,有效覆盖各类学生群体。按期规范召开校级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



规范召开团代会情况


重点内容

关键指标

考察要点

状态

(程度)

重点改革指标

备注

(主要监测点)










A3.

组织建设机制

(8 分)

C14.加强团员教育管理,结合“两制”每年开展 1 次团员先进性评价, 构建阶梯化激励体系,学社衔接发起率达 90%以上。


B


先进性评价覆 盖率、学社衔接

C15.突出团支部引领主导作用,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 每年至少召开 1 次组织生活会。


A


图文资料、活动清单





B8.学生会

(8 分)

C16.学生会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1 次学生会组织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会议纪要

C17.巩固健全改革机制,坚持精干职能、精简机构、力量下沉,按期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改革建设情况按要求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学生会工作年度公示

C18.聚焦学业就业等学生核心需求,形成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


C



服务项目清单


C19.坚持从严治会,师生对学生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A



满意度测评


B9.学生社团

(8 分)

C20.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 1 次学生社团工作汇报。学校团委成立学生社团管理部门,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会议纪要、部门设置情况

C21.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审批和管理,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社团注册年审情况



重点内容

关键指标

考察要点

状态

(程度)

重点改革指标

备注

(主要监测点)



C22.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思政类、志愿公益类社团指导教师为中共

党员。


指导教师配备

情况










A4.

保障支持机制



B10.组织领导

(10 分)

C23.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 团的工作考核分值占比不低于 10%。


A


纳入考核情况及占比

C24.学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 1 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由班子成员中

1 名副书记分管、1 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有指导、有安排、有支

持。




会议纪要




B11.队伍建设

(8 分)

C25.依照标准足额核定团委专职干部职数、编制。校级团委书记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院系团组织书记为专职干部的,按院系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


C



专职干部配备达标率

C26.落实教师团干部在课时计算、职称评定、职级待遇、工作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政策。



相应配套文件和落实情况

C27.落实团干部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强化结果运用,区分档次、奖优罚

劣。

A


述职评议开展


B12.资源保障

(8 分)

C28.校级团委单独设置,未把团的组织机构随意撤销、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




部门设置情况

C29.将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 20 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C


共青团年度(生均)工作经费

注:1. 本评价指标共 29 项,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可参考关键指标赋分权重对每项考察要点予以赋分,分值共 100 分。

  2. 状态评价为“是”或“否”,“是”表示符合要求、该项得满分,“否”表示不符合要求、该项不得分。程度评价为“ABCD”, A 表示“好”、该项得满分,B 表示“较好”、得该项满分的 60%,C 表示“一般”、得该项满分的 40%,D 表示“差”、该项不得分。如,单项分值满分为 5 分,则 ABCD 分别对应 5 分、3 分、2 分、0 分。

  3. 重点改革指标一栏中标注为“是”的为改革重点评价指标。